中国肝、肾移植受者霉酚酸类药物应用专家共识(2023版)

移友网
2024-02-02

中国肝、肾移植受者霉酚酸类药物应用专家共识(2023版)

  长期免疫抑制管理的优化是延长移植物和受者生存期的关键。
  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类药物是基础免疫抑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肝、肾移植受者的首选免疫抑制基础药物之一,已在移植领域应用二十余年。目前国内常用的MPA类药物包括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和麦考酚钠(mycophenolate sodium,MPS)2类。其中,MPS的剂型为麦考酚钠肠溶片(enteric-coated mycophenolate sodium,EC-MPS);而MMF则有胶囊、片剂等多种剂型,且目前应用于临床的MPA类药物品牌较多。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实践经验,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和上海医药行业协会联合发起制定了《中国肝、肾移植受者霉酚酸类药物应用专家共识(2023版)》,于2023年9月22日网络预发表。共识提出专家建议23条,现摘录如下以供学习参考。本共识将由《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上海医药》杂志共同发表,最终以印刷版内容为准。


【药物概述】
  建议1:MPA类药物是肝、肾移植受者需要长期使用的基础免疫抑制剂之一,不同MPA在体内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药物达峰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建议遵循相关证据、指南优化使用。
  建议2:MPA类药物引起的腹泻多为剂量依赖性,观察或降低剂量多能缓解。其机制尚不明确。移植受者发生腹泻时应先去除其他因素,必要时再调整免疫抑制剂。


【MPA类药物在肝移植受者中的应用】
  建议3:MPA类药物是肝移植受者基础免疫抑制方案的组成部分,建议长期使用。
  (一)肝移植术后早期MPA类药物的应用
  建议4:建议肝移植受者术后使用MPA+CNI±糖皮质激素的联合用药方案作为基础免疫方案,对于免疫高风险或伴急性肾损伤人群使用IL-2RA诱导,并延迟使用低剂量CNI。
  建议5:建议成人肝移植受者MMF口服的起始剂量为0.25~1.00 g,每12 h 1次,根据临床表现或MPA血药浓度进行调整。
  (二)肝移植术后中晚期MPA类药物的应用
  建议6:MPA联合低剂量CNI可以降低移植术后代谢病的发生风险,保护肾功能。
  建议7:建议肝移植术后新发或复发肿瘤受者使用mTORi联合MPA或(和)低剂量的CNI。
  (三)MPA类药物在儿童肝移植受者中的应用:
  建议8:中国儿童肝移植受者尚无明确的MPA类药物推荐剂量,建议根据受者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MPA类药物在肾移植受者中的应用】
  (一)肾移植术后早期MPA类药物的应用
  建议9:应于肾移植术前12 h或移植术后24 h内开始口服MPA类药物,建议MMF和EC-MPS的起始剂量分别为每次0.75~1.0 g和540~720 mg,每12 h 1次。可根据受者个体差异如体重或免疫风险确定起始剂量,并结合临床表现或MPA-AUC调整剂量以确保MPA的早期足量暴露。
  建议10:DGF可能会影响MPA的暴露量,建议根据临床表现或MPA-AUC调整剂量并注意不良反应。
  (二)肾移植术后中晚期MPA类药物的应用
  建议11:MPA类药物对代谢综合征无明显影响,且无明显肾毒性。MPA类药物联合适当剂量的CNI和糖皮质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能更好地平衡疗效与安全性,建议将其作为肾移植受者的首选维持免疫方案。建议MMF和EC-MPS的日剂量分别为1.0~1.5 g和720~1 080 mg,可根据临床表现或免疫风险进行调整。
  建议12:对于AMR的防治,足够的免疫抑制强度至关重要。MPA类药物通过抑制B细胞增殖进而抑制包含DSA在内的抗体生成,因此足量的MPA暴露是必须的,并建议关注受者的免疫状态及耐受性。
  建议13:当慢性移植物肾损伤考虑为慢性CNI肾毒性导致时,建议在降低CNI用量时适当增加非肾毒性药物(MPA/mTORi)用量以预防排斥反应。
  (三)儿童肾移植受者MPA类药物的使用
  建议14:对于中国儿童肾移植受者,尚无明确的MPA类药物推荐剂量。建议根据受者年龄、体表面积、体重、MPA的血药浓度及受者的耐受性进行剂量调整,并注意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


【MPA类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
  (一)MPA类药物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必要性
  建议15:MPA类药物个体间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差异大,影响因素多。肾移植受者的MPA暴露量与排斥反应和相关不良反应有密切关系,可根据MPA-AUC进行MPA类药物的剂量调整。
  (二)MPA类药物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目标范围
  建议16:建议将肾移植受者的MPA-AUC维持在30~60 mg·h·L-1(HPLC法)的参考范围内。
  (三)MPA类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检测的方法和频率
  建议17:建议肾移植受者有条件时应进行MPA类药物的TDM。肾移植受者术后1周时应进行一次TDM,调整剂量后再检测一次,当血药浓度稳定后1年内可酌情检测1~2次。当调整免疫抑制剂、与MPA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发生改变、排斥风险增加、出现MPA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时进行TDM。
  建议18:目前有限采样法是临床可行性较高的MPA-AUC监测方法。建议采用适合中国人群的、经过中国人群验证的MPA-AUC简化计算公式。服用MMF的移植受者可以使用经过中国人群验证的三点法[服药前30 min(C0)、服药后0.5 h(C0.5)和服药后2 h(C2)]公式。


【不同MPA类药物间的选择和替换】
  (一)不同MPA类药物间非必须不替换
  建议19:鉴于不同MPA类药物之间在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及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和移植受者的特殊性,建议初始确定所用药物后,非必须不替换。
  (二)不同MPA类药物间替换时的注意事项
  建议20:在选择MPA类药物时,应确保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出现临床问题时,应在移植医生监测下进行个体化调整。建议选用有移植受者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并经过临床验证的MPA类药物。
  建议21:开具处方时,应告知移植受者所处方免疫抑制剂的名称(化学名和商品名),以确保其所用药物的一致性。需要替换MPA类药物时,应和受者进行充分沟通并告知可能风险。
  建议22:建议在不同MPA类药物替换过程中适当增加随访频率、密切监测MPA类药物的血药浓度,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建议23:目前不同MPA类药物均尚未在儿童中进行BE试验,建议儿童移植受者尽可能选用成熟的经过临床验证的MPA类药物。


引用本文: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上海医药行业协会. 中国肝、肾移植受者霉酚酸类药物应用专家共识(2023版)[J].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44: 网络预发表.DOI:10.3760/cma.j.cn421203-20230802-00039.
来源:【原创】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23-09-22 17:25